英国老牌百货马莎败走中国市场,令消费者直呼“还未体验便已失去”。事实上,代表着时髦、高品质的部分外资商场近几年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。今年以来,日资百货代表伊藤洋华堂、马来西亚百货业成员百盛和英国拥有较高**度的马莎百货陆续宣布闭店、变卖物业和撤出中国。外资血统的商场处境都这样尴尬吗?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在北京乃至全国地区,不少“洋商场”因自身*特的风格和模式站稳了脚跟。 老佛爷:买手制、体验式不断更迭 因买手制**的巴黎老佛爷百货曾在买手制上跌过跟头,不过二次入华后,不断进行更新的老佛爷似乎逐渐走上正轨。由于太过**前,老佛爷百货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北京**井附近的一条侧街开出门店后遭遇巨大业绩亏损,不到一年便无奈退出。 时隔16年后的2013年,老佛爷百货在中国市场相对更加成熟时重整旗鼓,再次进入北京,并选址北京西单。虽然被质疑商圈缺乏追逐潮流、时尚的高档顾客群,但近期老佛爷进入盈利状态。据较新财务数据显示,与去年同期相比,2016年前5个月老佛爷百货北京店销售业绩实现13%的增幅;近3个月更录得20%的增幅,客流量同比增长29%。 事实上,买手店由于货品小众、整体品牌**度不高且价格不菲,很难获得国内主流消费者的青睐。老佛爷百货也一直在品牌组合上进行升级。去年底,一向“高大上”的老佛爷百货也开始引进少量亲民品牌。英国快时尚品牌TOPSHOP一家国内实体店被老佛爷拔得头筹引进,一度造成门店限流,消费者排队才能进入。 随着近年消费者对运动休闲及*生活方式追求的不断增强,老佛爷百货也扩充了生活艺术的区域,引入更多生活时尚和运动服饰产品。老佛爷百货中国区总裁柏鹏威表示,老佛爷不以价格来衡量定位,想更多地向顾客传递时尚、有趣、带有法国特色的信息。老佛爷百货还定期举办主题派对、时装秀、法式烹饪和礼仪沙龙、时尚搭配讲堂等,让消费者可以切身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法国“生活艺术”。同时,老佛爷百货还与世界各地的**设计师品牌和生活艺术家合作举办艺术装置、主题展示、短期概念店(pop-up store)等,不断引入较*的潮流及视觉感官体验。而店内的陈设、户外橱窗也定期进行调整,确保新鲜感。